您的位置:首页行业资讯中国电解金属锰——电解车间的蜕变

中国电解金属锰——电解车间的蜕变

2023-07-17

“无锰不成钢”,中国电解金属锰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,电解金属锰是我国特色优势战略性资源行业,我国产能产量占全球的98%以上,是世界**的电解锰生产国、消费国和出口国。

虽然我国电解锰行业在这60年内快速发展,但是电解设备却发展缓慢。主要原因是在设备研发方面一直都难有突破,直到近几年电解设备才发生了质的飞跃。随着环保压力和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加强,电解设备的更新迭代势在必行。现让我们回顾一下这几十年电解设备的发展历史。

1950-1990年发展中:极距100mm,材质:木材,结构:由单个木制阳极框插入电解槽内并且用木制压棒做固定。如下图:


1990-2000年小进步,极距75-80mm,材质:木材,结构:由木制各部件拼装成连体式隔膜架,隔膜袋变成连体式隔膜袋,将单框串联成12连体、24连体等根据设计数量而确定。如下图:

2000-2010年发生改变,极距:65-70mm,材质:塑料和木材,结构:继续沿用拼装式隔膜架、连体式隔膜袋,选用塑料制作隔膜架和电解槽是这个十年**的进步。

2010至今完成“质的飞跃”,极距:58mm、62mm、65mm,结构:推出”一体化电解槽”,材质:复合工程塑料(专门针对电解锰生产工况研发配比)、PPH‘均聚聚丙烯’(整板热熔折弯,机械热熔焊接,焊缝少)。
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

上一篇
下一篇